海洋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18級本科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發表時間: 2020年05月29日來源: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船舶電子電氣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類代碼:交通運輸類(0818  專業與代碼:船舶電子電氣工程(081808TK

 

一、培養目标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适應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國際和國家海船船員适任值班标準要求,具備船舶電子、電氣與控制工程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及技能,熟悉海上運輸及海洋環境保護相關公約和法律法規,綜合素質好,實踐能力強,能在船舶、港口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船舶電子、電氣與控制系統的運行維護、修造、管理和設計開發等工作,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國際競争力的應用型專門技術人才。

二、畢業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船舶電子電氣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船舶電子電氣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素質要求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掌握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行為規範,紮實的工作作風;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航運及相關企事業服務;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鬥、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

2)掌握必備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市場競争意識;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3)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具備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規定的心理素質、健康标準和體能要求。

2.知識要求

本專業是集現代船舶電子電氣系統、電氣自動化、信息技術與通信導航及管理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綜合學科。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掌握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本專業方向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強、弱電相關的基礎理論(電路原理、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交流變頻調速技術、計算機網絡等),控制基礎理論(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PLC原理及應用)、船舶電機學、機械基礎等。

3)掌握船舶主機控制系統、船舶監控與報警系統、船舶電力拖動系統、船舶電站及其自動化裝置及通信導航系統等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

4)熟悉有關船舶運輸和海洋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和國内法律、法規基本知識;掌握STCW馬尼拉修正案規定所要求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本專業方向的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3.能力要求

1)具備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基本能力,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方向的外文書籍和資料,并能應用英語就國際航運事務和相關技術進行交流。

2)掌握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及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3)可參加國家海事局規定的有關合格證訓練項目、理論考試科目和評估項目訓練,通過國家海事局考試并具備規定的海上資曆後,可取得無限航區船舶電子電氣員适任證書。

三、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學習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四、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修讀的總學分數應不少于177.5學分,其中理論學分121.5,實踐訓練學分56

畢業總學分:不少于177.5學分

五、推薦獲取職業(技能或水平)證書

    推薦獲取計算機等級、英語等級、電子電氣員适任、熟悉和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級消防、精通急救、保安意識和保安職責專業技能合格證等相關證書。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含主要專業實驗)

主要實驗有大學物理實驗、模拟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以及電路原理、PLC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力電子技術、交流變頻調速技術、船舶電機學、船舶電力拖動系統、船舶通信系統、船舶導航設備、船舶電站及其自動化裝置、船舶主機控制系統、船舶監控與報警系統等課程的相關實驗。

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含軍事理論)、暑期社會實踐與調查、課程設計、熟悉與基本安全訓練、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考證培訓、精通急救考證培訓、高級消防考證培訓、保安意識、負有指定保安職責培訓、電氣綜合訓練、海船船員适任考試強化訓練、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畢業教育。

七、教學時間安排總表

            時 間

 

項 目

合計

1

小學期

2

3

小學期

4

5

小學期

6

7

小學期

8

周數

課堂教學

13

2

17

17

 

17

17

 

17

8

 

 

108

複習考試

2

 

2

2

 

2

2

 

2

 

 

 

16

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

3

 

 

 

 

 

 

 

 

 

 

 

3

社會實踐與調查

 

 

(1)

 

 

(1)

 

 

(1)

 

 

 

(3)

熟悉與基本安全訓練

 

 

 

 

 

 

3

 

 

 

 

 

3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考證培訓

 

 

 

 

 

 

 

 

1

 

 

 

1

精通急救考證培訓

 

 

 

 

 

 

 

 

1

 

 

 

 

高級消防考證培訓

 

 

 

 

 

 

 

 

1

 

 

 

 

保安意識、負有指定保安職責培訓

 

 

 

 

 

 

1

 

 

 

 

 

 

電氣綜合訓練

 

 

 

 

 

 

 

 

 

6

 

 

6

海船船員适任考試強化訓練

 

 

 

 

 

 

 

 

 

3

 

 

3

電子電氣工程訓練

 

 

 

 

 

 

 

 

 

1

 

 

1

專業見習

 

 

 

1

 

 

 

 

 

 

 

 

1

畢業實習

 

 

 

 

 

 

 

 

 

 

 

15

15

畢業論文(設計)

 

 

 

 

 

 

 

 

 

 

 

4

4

畢業教育

 

 

 

 

 

 

 

 

 

 

 

(1)

1

總周數

18

2

19

19

2

19

19

2

19

19

2

17

157(4)

 





















八、主要課程及簡介

1.核心課程: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電路原理、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交流變頻調速系統、PLC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船舶電機學、船舶電力拖動系統、船舶管理、輪機概論、船舶導航設備、船舶通信系統、自動控制原理、船舶主機控制系統、船舶監控與報警系統、船舶電站及其自動化裝置、船舶電氣管理與工藝、船舶局域網技術及應用、船舶電子電氣專業英語、船舶電子電氣專業英語聽力與會話等。

2.主要課程簡介

1)課程名稱:高等數學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目的是提高學生應用高等數學的原理和方法,為後續的課程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作必要的準備。主要任務是讨論函數、極限、連續;一元函數微積分學;向量代數和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運算方法。

2)課程名稱:大學物理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包括物理基礎理論及實驗訓練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及規律,并在物理實驗的基本知識、方法、技能方面受到系統的訓練,從而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科學實驗能力。内容包括物理學的力學、熱學、電磁學等,物理實驗的基本物理量的測量原理和方法,基本儀器的合理選擇與正确使用,誤差和有效數字的運算,數據的處理以及實驗結果的分析、判斷等。

3)課程名稱:電路原理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程,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電路中電流、電壓參考方向的概念,KCLKVL定律;電路的基本元件及性質,等效電路的概念及其應用;應用支路電流法、網孔法、節點法分析線性電路;電路定理,如疊加、等效電源、互易定理等;正弦穩态(正弦交流電路、三相電路、具有互感的電路)的分析方法;三相交流電路中相電壓、相電流、線電壓、線電流之間的關系;一階動态電路的時域分析方法。

4)課程名稱:模拟電子技術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線性電路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半導體二極管及基本電路;半導體三極管的結構,工作原理,特性曲線,主要參數及放大電路的三種組态;功率放大電路;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反饋放大電路;信号的運算與處理電路;信号産生電路;直流穩壓電源。

5)課程名稱:數字電子技術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使用、分析的一般方法。具體内容包括邏輯代數、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存儲器、脈沖的産生和整形、模/數和數/模轉換電路、系統應用舉例等。  

6)課程名稱:船舶導航設備

主要内容: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綜合駕駛台系統、船舶導航雷達、船載GPS/DGPS定位原理與接口、船用陀螺羅經、船用測深儀、計程儀、船舶航行數據記錄儀(VDR)功能及接口等。

7)課程名稱:船舶電站及其自動化裝置

主要内容: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内容包括船舶電力系統概述;船舶同步發電機電壓自動調整;船舶同步發電機的并聯運行;船舶同步發電機的繼電保護;船舶配電裝置;節能型船舶電站;船舶電站運行自動化;船舶電站的管理與維護等。

(8)課程名稱:船舶主機控制系統

 主要内容:專業核心課,主要内容包括熟悉主機遙控系統的分類、組成及功能;氣動操縱系統的基本閥件;主機啟動控制邏輯、制動邏輯及其控制、主機轉速控制系統;電/氣(E/P)轉換器、電/液伺服器;MAN B&W MC主機操縱系統;AUTOCHIEF-Ⅳ主機遙控系統;DGS8800e數字調速系統;SSU8810安全保護系統;AUTOCHIEF-C20主機遙控系統;電噴柴油機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RT-flex型電噴柴油機控制系統;ME型電噴柴油機控制系統等

(9)課程名稱:船舶監控與報警系統

主要内容:專業核心課,主要内容包括反饋控制系統的概念、組成、作用規律及執行機構;船舶機艙輔助控制系統、船用鍋爐的自動控制、船舶冷藏集裝箱控制系統;船舶機艙監控與報警系統、DC-C20網絡型機艙檢控與報警系統、船舶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為船舶電子電氣員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10)課程名稱:船舶電子電氣專業英語

主要内容: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滿足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需求。主要包括國際公約和标準,涉及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可編程控制器、主機遙控、船舶航向控制、船舶電力系統、船舶電力推進、船舶通信導航,船舶電子電氣技術人員常用業務表格和文件,部分海事公約簡介和節選等。

11)課程名稱:船舶電機學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内容包括電機基本原理、電與磁的基礎知識、直流發電機、直流電動機的電力拖動基礎、變壓器、三相異步電動機、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基礎、同步發電機、同步電動機、控制電機及電動機的選擇等。

12)船舶電力拖動系統

  主要内容: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基本控制電器、船舶常用控制電路、控制電路的保護環節、常用控制電器的檢修與維護;船舶機艙輔助機械電力拖動控制系統、船舶電梯控制系統、船舶起貨機控制系統、船舶錨機控制系統、船舶舵機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等。

13)電力電子技術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内容包括各種電力電子器件、整流電路、逆變電路、直流—直流變流電路、交流—交流變流電路、PWM控制技術、軟開關技術、電力電子器件應用的共性問題、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等。

14PLC原理及應用

主要内容:專業專長課,主要内容包括繼電器邏輯控制電路的組成及邏輯設計方法;可編程控制器的基本硬件結構及工作特點;三菱FX系列和SIEMENS S7-200系列PLC的指令系統;可編程控制器的通信方式和協議、可編程控制器的典型網絡結構;重點講授可編程控制器的編程及設計方法以及可編程控制器在船舶控制中的應用,并能夠實現各個模塊的通信功能。通過本課程學習,能夠進行可編程控制器的應用設計。

15)輪機概論

主要内容:專業專長課,主要内容包括輪機管理基礎、船舶柴油機動力裝置、船舶推進裝置、船舶輔助設備、甲闆機械、船舶通用系統、船舶防污染與海水淡化裝置、電氣設備和安全設備以及國際公約等。

16)船舶局域網技術及應用

主要内容:專業專長課,課程主要通過闡述局域網技術的基本理論,系統全面地介紹船舶局域網核心技術和典型應用。主要内容包括:計算機網絡系統概述、數據通信基礎、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TCPIP體系結構、局域網技術、網絡操作系統、局域網的Intemet接入、船舶局域網的組建與維護、船舶局域網應用實例、船舶網絡安全管理等。

17)自動控制原理

主要内容:專業基礎課,通過學習掌握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系統建模、傳遞函數和動态結構框圖的等效化簡;時域分析方法;用勞斯(Routh)穩定判據分析系統的穩定性;用常規根軌迹分析系統的性能;用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和伯德(Bode)圖分析系統的性能;用奈奎斯特(Nyquist)穩定判據分析系統的穩定性;相對穩定性和穩定裕度、閉環頻域性能指标;控制系統校正的一般概念和線性系統的基本控制規律。

18)船舶通訊系統

主要内容: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包括GMDSS概述、Inmarsat通信系統、MF/HF組合電台組成、通信功能及維護、船用VHFVHF-DSC通信設備組成、通信功能及維護、NAVTEX與氣象傳真機的組成及維護、無線電救生設備、S-EPIRBSART的組成及維護、電台的識别、船舶通信天線種類、特點及維護、GMDSS電源的功能及要求、船舶内部通信系統等。

    九、課程的學時、學分及學期安排表(見附表)

附表1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類代碼:電子信息類(0807 專業與代碼: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080714T

 

 

 

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身心健康,可從事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中系統、設備和器件的研究、設計、開發、制造、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二、畢業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素質要求

1)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身心健康、社會責任感的專業基本素質。

2)具有自主學習、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能夠及時把握電子信息領域前沿動态的專業核心素質。

3)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團隊協作的專業相關素質。

2.知識要求

1)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态,以及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狀況,具有在電子信息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開發與設計所需要的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專業基礎知識。

2)掌握電子信息類相關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具有基本的計算機理論、應用和開發等方面的核心知識。

3)了解與電子信息相關的生産工藝、設備與制造系統等專業相關知識。

3.能力要求

1)具有系統的與電子信息類專業相關的工程實踐或科研訓練經曆,能夠熟練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初步具備設計與實施電子信息領域工程實驗,并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的專業基礎能力。

2)初步具備電子信息領域中綜合類實踐、實驗獨立設計、分析和調試以及産品開發與設計等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專業核心能力。

3)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備科技論文寫作的專業相關能力,具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三、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學習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四、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修讀的總學分數應不少于170學分,其中理論學分112,實踐訓練學分58

五、推薦獲取職業(技能或水平)證書

相應職業資格證書;計算機、英語、電工等證書。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含主要專業實驗)

主要實驗有大學物理實驗、模拟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及電路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高頻電子線路、信号與系統、通信原理、數字信号處理、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EDA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絡等課程的相關實驗

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含軍事理論)、暑期社會實踐與調查、課程設計、電子工藝訓練及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畢業教育。

七、教學時間安排總表

 

             

 

合計

1

小學期

2

3

小學期

4

5

小學期

6

7

小學期

8

周數

課堂教學

13

2

17

17

2

17

17

2

17

8

2

 

114

複習考試

2

 

2

2

 

2

2

 

2

 

 

 

12

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

3

 

 

 

 

 

 

 

 

 

 

 

3

社會實踐與調查

 

 

(1)

(1)

 

(1)

 

 

(1)

 

 

 

(4)

課程設計與訓練

 

 

 

 

(2)

 

 

(1)

(1)

 

 

 

(4)

畢業實習

 

 

 

 

 

 

 

 

 

11

 

5

16

畢業設計

 

 

 

 

 

 

 

 

 

 

 

12

12

畢業教育

 

 

 

 

 

 

 

 

 

 

 

(1)

(1)

總周數

18

2

19

19

2

19

19

2

19

19

2

17

157(9)

 













 










八、核心課程及簡介

 

1.核心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信号與系統、通信原理、字信号處理、微機原理、數據結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EDA技術與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電磁場與電磁波等。

  2.課程簡介

1)課程名稱:高等數學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主要基礎課,目的是提高學生應用高等數學的原理和方法,為後續的課程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作必要的準備。主要任務是讨論函數、極限、連續;一元函數微積分學;向量代數和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運算方法。

2)課程名稱:大學物理(含實驗)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物理基礎理論及實驗訓練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及規律,并在物理實驗的基本知識、方法、技能方面受到系統的訓練,從而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科學實驗能力。内容包括物理學的力學、熱學、電磁學等,物理實驗的基本物理量的測量原理和方法,基本儀器的合理選擇與正确使用,誤差和有效數字的運算,數據的處理以及實驗結果的分析、判斷等。

3課程名稱:電路原理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從電路模型出發,着重讨論集總參數、線性非時變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為後續課程打下理論基礎。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初步的實驗技能,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内容包括各元器件電流電壓的關系;KCLKVL定律,各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各定理的正确運用,正弦穩态電路分析,相量法在電路分析中的運用,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空心、理想變壓器計算,RCRLRLC電路的響應形式,階躍響應和沖激響應,非正弦周期信号分析方法。

4)課程名稱:C語言程序設計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簡單算法的編程思想并用C語言實現之;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數據類型和各種運算,能正确使用表達式實現各種數據的簡單加工。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三種基本結構的特點,能使用相關語句完成這三種基本結構的程序設計;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常用庫函數使用,以及用戶函數的定義、調用、參數傳遞等方法;熟悉掌握閱讀和分析簡短程序的方法和技巧:熟悉掌握設計和調試簡短程序的方法和技巧。初步掌握實用程序的開發與調試技術。課程的主要内容包括:C語言的基本概念;C語言的基礎知識;輸入輸出語句;C語言的程序結構;循環結構;字符型數據;函數;指針變量;數組;字符串;對函數的進一步讨論;C語言用戶标識符的作用域與存儲類;結構體、共用體和用戶定義類型;位運算;文件等。

5課程名稱:模拟電子技術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模拟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半導體二極管及基本電路;半導體三極管的結構,工作原理,特性曲線,主要參數及放大電路的三種組态;功率放大電路;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反饋放大電路;信号的運算與處理電路;信号産生電路;直流穩壓電源。

6課程名稱:數字電子技術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使用、分析的一般方法。具體内容包括邏輯代數、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存儲器、脈沖的産生和整形、模/數和數/模轉換電路、系統應用舉例等。

7課程名稱:高頻電子線路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也是一門工程性和實踐性要求都很強的課程。本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高頻和非線性,這也是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内容包括小信号選頻放大器;高頻功率放大器;振幅調制、解調與混頻電路;角度調制與解調電路;反饋控制電路等。

8課程名稱:信号與系統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信号分析及線性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的分析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和分析運算能力,為學習數字信号處理、通信原理、等後續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内容包括連續線性非時變系統的時域分析方法:連續系統時域模型的建立,零輸入、零狀态響應的求解,信号的時域分解,系統的沖激響應、階躍響應、卷積;連續信号的基本變換理論,應用各種變換分析線性非時變系統:拉氏變換、傅氏變換及其性質,用拉氏變換、傅氏變換分析連續線性非時變系統;線性非時變系統穩定性、頻率特性的分析方法。

9課程名稱:通信原理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系統性能分析方法,了解通信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為本領域的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适應現代信息社會對電子信息類人才的需求。本課程講述現代通信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模拟通信和數字通信,側重于數字通信。課程内容體系重視基本概念的表述、基本原理的分析、基本技能的訓練,以通信系統為背景,以分析系統的性能為主線,由淺入深分為五個部分:通信基礎知識、模拟通信原理、數字通信原理、通信的同步技術、通信網的多路通信技術。

10課程名稱:數字信号處理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頻譜、數字濾波器等基本概念;熟練掌握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頻譜的計算;明确區分連續和離散信号各種特性的差異;熟練掌握數字濾波器的設計方法;建立起模拟系統及其數字化系統的區别和聯系。初步掌握頻譜計算和數字濾波器設計的計算機編程應用。課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數字信号的基本概念; CTDT傅立葉級數;CTDT傅立葉變換;DFTFFT;離散線性時不變集中參數系統;理想和實際的數字濾波器;FIR濾波器設計;IIR濾波器設計;數字濾波器的計算機實現等。

11)課程名稱:微機原理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組成,熟悉微機的彙編指令體系及彙編程序設計方法,以及常用接口技術及其軟硬件設計方法,建立微機系統的整體概念,達到初步具有微機應用系統的軟硬件設計、開發能力。課程主要内容包括微處理機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硬件結構;彙編語言指令系統和程序設計方法與技巧;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和串行通訊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微機系統擴展、人機交互、A/DD/A等接口技術,以及微機應用系統設計實例。為後續學習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12)課程名稱:數據結構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據組織、存儲和運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養學生進行數據結構的算法設計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編寫出正确、清晰、質量較高的程序,并且為學習後續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内容包括:數據結構的概念,幾種基本的線性結構(如線性表),棧和隊列,串,幾種非線性結構(如多維數組和廣義表),樹,圖,常用的數據處理技術(如排序),查找,文件的存儲結構和組織方法等。

(13) 課程名稱: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本課程是以MCS-51單片機為範例,是一門面向應用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綜合性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單片機的基本工作原理,獲得單片機的有關知識和在相應專業領域内應用單片機的初步能力,為将來從事單片機方面的應用系統的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内容包括:單片機基礎知識概述;MCS-51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及原理;單片機的彙編語言與程序設計;單片機的C51語言;單片機的中斷系統;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器;單片機串行通信技術;單片機接口技術;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14課程名稱:EDA技術與應用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先進的電子電路設計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努力進取、團結協作的精神。本課程主要介紹EDA技術的發展曆程、EDA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硬件描述語言、可編程邏輯器件以及EDA技術在數字系統設計等領域的應用。在教學中,HDL硬件描述語言編程方法和FPGA的開發技術及符合工程規範的系統設計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強調理論和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

15)課程名稱: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課程内容包括傳感器的定義、組成、分類、應用領域;傳感器的特性,電位器式傳感器工作原理,電位器式傳感器變化效應、靈敏系數;電感式傳感器的計算、特性、方法,電感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靈敏度;電容傳感器的工作原理,電容傳感器的特點應用;壓電式傳感器電路及其應用;超聲波傳感器;熱電阻測量電路,單總線數字溫度傳感器;光電器件的工作原理,光電器件特點;傳感器信息融合,傳感器檢測電路,現代傳感器檢測系統。

16)課程名稱:計算機網絡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課程研究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網絡通信技術及協議的應用,培養學生實現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及協議的設計能力;主要内容有: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及層次體系結構,TCP/IP體系結構;數據通信及網絡交換技術;計算機網絡結構中物理層、數據鍊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等各層的功能和技術協議;計算機局域網技術;計算機廣域網技術;網絡互連技術和設備;網絡管理和網絡操作系統;網絡安全技術;Internet技術。

17電磁場與電磁波

電磁場與電磁波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系統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電磁場及電磁波的有關物理概念、基本理論,掌握分析電磁場典型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并為後續課程奠定理論基礎。本課程以大學物理電磁學為基礎,運用矢量分析和場論等數學工具,以靜态電磁場的解法和均勻平面電磁波的傳播為重點,主要内容包括:靜态電磁場及其解法、時變電磁場、平面電磁波的傳播。

九、課程的學時、學分及學期安排表(見附表)

附表2


 

通信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類代碼:電子信息類(0807   專業與代碼:通信工程(080703

 

 

 

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能适應區域經濟發展及國防、海洋領域發展需求,具有愛國家、守紀律的思想道德品質、良好的敬業精神、人文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心理素質;具備海洋通信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掌握現代海洋通信技術、通信系統與網絡設計原理及方法;能在國際環境下從事陸地與海洋通信、通信網絡、通信系統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和管理的應用型、複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畢業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素質要求

1)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身心健康、社會責任感的專業基本素質。

2)具有自主學習、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能夠及時把握通信工程領域前沿動态的專業核心素質。

3)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團隊協作的專業相關素質。

2.知識要求

1)了解通信工程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态,以及通信、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狀況,具有在通信、電子信息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開發與設計所需要的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專業基礎知識。

2)掌握電子信息類相關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具有基本的計算機理論、應用和開發等方面的核心知識。

3)了解與通信、電子信息相關的生産工藝、設備與制造系統等專業相關知識。

3.能力要求

1)具有系統的與電子信息類專業相關的工程實踐或科研訓練經曆,能夠熟練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初步具備設計與實施通信、電子信息領域工程實驗,并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的專業基礎能力。

2)初步具備通信工程領域中綜合類實踐、實驗獨立設計、分析和調試以及産品開發與設計等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專業核心能力。

3)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備科技論文寫作的專業相關能力,具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三、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學習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四、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修讀的總學分數應不少于167.5學分, 其中理論學分116,實踐訓練51.5學分。

畢業總學分:不少于167.5學分。

五、推薦獲取職業(技能或水平)證書

推薦獲取計算機等級、英語等級或水平證書等相關證書。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含主要專業實驗)

主要實驗有:大學物理、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原理、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通信原理、通信電子線路、移動通信系統、 衛星通信等課程實驗。

課程設計:電子線路課程設計、通信系統綜合課程設計等課程設計。

集中性實踐性教學環節: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含軍事理論)、社會實踐、電子技術工藝實習、專業見習與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以及課外創新、創業等實踐教學環節。

七、教學時間安排總表

 

             時間

 

項目

合計

1

小學期

2

3

小學期

4

5

小學期

6

7

小學期

8

周數

課堂教學

13

2

17

17

 

17

17

 

17

8

 

 

108

複習考試

2

 

2

2

 

2

2

 

2

 

 

 

16

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

3

 

 

 

 

 

 

 

 

 

 

 

3

社會實踐與調查

 

 

1

 

 

(1)

 

 

(1)

 

 

 

(3)

課程設計

 

 

 

 

1

 

 

1

 

 

 

 

2

電子工藝實習

 

 

 

 

1

 

 

 

 

 

 

 

1

專業見習與實訓

 

 

 

 

 

 

 

 

 

2

 

 

2

創新實訓與講座

 

 

 

 

1

 

 

1

 

 

 

 

11

畢業實習

 

 

 

 

 

 

 

 

 

11

1

5

18

畢業論文(設計)

 

 

 

 

 

 

 

 

 

7

1

12

137

畢業教育

 

 

 

 

 

 

 

 

 

 

 

1

1

總周數

18

2

19

19

2

19

19

2

19

19

2

17

156(14)

 

 

 
















 









八、核心課程及簡介

1.核心課程:電路原理、模拟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電子技術、通信電子線路、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微機原理、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現代交換技術、移動通信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通信網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技術等課程

2.主要課程簡介

1)課程名稱:電路原理  

主要内容:本課程介紹電阻電路、動态電路和正弦穩态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有:電路元件,基爾霍夫定律,疊加定理,置換定理,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電路的等效變換,分析電路的節點法、網孔法和回路法。線性動态電路的零輸入響應、零狀态響應和全響應,一階、二階電路的分析,分析正弦穩态電路的相量法,三相電路的概念和簡單分析,電路的頻率響應和諧振,耦合電感和理想變壓器,雙口網絡等。

2)課程名稱:模拟電子技術    

主要内容:本課程主要講述摸拟電子電路的組成及分析設計方法。重點是圍繞信号的放大、運算、處理、轉換和産生進行介紹。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模拟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對摸拟電子電路的分析能力、讀圖能力、設計能力及設計工具的應用能力;為後續的專業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多級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放大電路中的反饋、信号的運算和處理、波形的發生和信号的變換、功率放大電路、直流電源等。

3)課程名稱:C語言程序設計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簡單算法的編程思想并用C語言實現之;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數據類型和各種運算,能正确使用表達式實現各種數據的簡單加工。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三種基本結構的特點,能使用相關語句完成這三種基本結構的程序設計;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常用庫函數使用,以及用戶函數的定義、調用、參數傳遞等方法;熟悉掌握閱讀和分析簡短程序的方法和技巧:熟悉掌握設計和調試簡短程序的方法和技巧。初步掌握實用程序的開發與調試技術。課程的主要内容包括:C語言的基本概念;C語言的基礎知識;輸入輸出語句;C語言的程序結構;循環結構;字符型數據;函數;指針變量;數組;字符串;對函數的進一步讨論;C語言用戶标識符的作用域與存儲類;結構體、共用體和用戶定義類型;位運算;文件等。

4)課程名稱:數字電子技術    

主要内容:數字電子技術是通信工程專業的技術基礎課。它的任務是使學生獲得數字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掌握數字電子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中小規模數字電子集成電路的性能以及主要應用基本知識;數字電子邏輯電路的基本分析設計能力和識圖能力和現代電子技術分析與設計工具的應用能力等。提高學生在數字電子技術工程實踐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為以後深入學習電子技術領域中其它内容,以及電子技術在專業中的應用打好基礎。

5)課程名稱:通信電子線路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主幹課和學位課,系統學習用于通信系統及設備中的各種通信電子線路。内容包括高頻電路中的元件、器件、組件、電子噪聲;高頻小信号諧振放大器;高頻功率放大器的原理與特性;反饋振蕩器的原理,LC振蕩器,石英晶體振蕩器;頻譜的線性搬移電路;振幅的調制、解調和混頻電路;頻率的調制與解調電路;相位調制與解調電路及反饋控制電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為後續通信原理,鎖相和頻率合成技術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6)課程名稱:信号與系統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學位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信号與系統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與系統的定義、基本信号和系統的基本性質;2LTI系統的時域分析。介紹連續與離散時間LTI系統的經典時域法:常系數線性微分、差分方程求解法和卷積法;3、 信号與系統的傅裡葉分析。包括連續與離散時間信号的傅裡葉變換及其性質,連續與離散時間LTI系統的頻域分析及其基本工程應用及方法:調制、采樣、濾波。4 S域分析。掌握信号的拉氏變換及其性質,連續時間LTI系統的S域分析方法。5 Z域分析。掌握離散時間信号的變換及其性質,離散時間LTI系統的Z域分析方法。

7)課程名稱: 數字信号處理     

主要内容:主要學習通信工程中研究數字信号的頻域特征的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快速Fourier變換和數字濾波器。要求掌握FFT的基本算法,了解提高計算速度的途徑。能夠根據系統的要求設計高通、低通、帶通和帶阻濾波器,通過仿真軟件分析和評價各種濾波器的性能。

8)課程名稱:微機原理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選修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組成,熟悉微機的彙編指令體系及彙編程序設計方法,以及常用接口技術及其軟硬件設計方法,建立微機系統的整體概念,達到初步具有微機應用系統的軟硬件設計、開發能力。課程主要内容包括微處理機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硬件結構;彙編語言指令系統和程序設計方法與技巧;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和串行通訊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微機系統擴展、人機交互、A/DD/A等接口技術,以及微機應用系統設計實例。為後續學習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9)課程名稱:通信原理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學位課。課程以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通信系統為背景,全面、系統地讨論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系統性能分析方法。内容包括:信道模型、随機信号分析理論、模拟調制解調技術、數字信号基本特征、數字調制解調技術、信源編碼、自适應均衡技術、部分響應技術、同步技術、最佳接收理論、差錯控制編碼理論等。通過本課程學習,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現代通信技術打下理論基礎。

10)課程名稱:電磁場與電磁波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類專業大學本科生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系統地論述了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矢量分析、靜電場與恒定電場、恒定磁場、時變電磁場、平面波的傳播、反射和折射、傳輸線理論、微波傳輸線以及無源微波元件等。

11)課程名稱:現代交換技術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 。主要介紹現代交換機的基本結構和交換技術;程控交換機的信令系統、硬件結構、軟件和組網方式,使學生對現代通信網絡和交換技術有深刻的理解。 

12)課程名稱:移動通信系統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主要講授移動通信系統的原理及構成,電波傳播與分集接收,幹擾和噪聲,組網技術,無繩電話,FDMATDMA CDMA移動通信系統,個人通信,移動通信新技術。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點,為今後學生從事移動通信領域的工作打好理論基礎。

13)課程名稱:通信網

主要内容:本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課程重點介紹泊松過程、M/M/1排隊系統、M/M/s排隊系統、最小支撐樹、端間最短距離和路由、網絡最大流和最小費用流、網絡可靠性近似計算等通信網的建模和性能分析模型。本課偏重于學習網絡方面的理論基礎,包括網絡的基本理論和數學模型,以及網絡建模和分析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将建立通信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了解通信網絡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通信網拓撲結構分析方法,熟悉通信網可靠性分析方法,培養學生分析通信網絡性能的能力。 

14)課程名稱:計算機通信網絡

本課程講述了網絡的基本概念,網絡各個層的功能、結構、協議及應用等;讨論了流行的網絡技術,例如,局域網、無線局域網,主于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及Internet及網安全、網絡改計及網絡管理技術等。

15)課程名稱:衛星通信

    本課程主要内容包括:衛星通信概況、衛星運動軌道和衛星組成、地球站和VSAT、空間鍊略設計、信号處理和傳輸技術、多址聯接、衛星蜂窩移動系統與網絡管理、衛星系統中的多媒體通信等。

16)課程名稱:光纖通信技術

 全面介紹了光纖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光纖的結構與分類、光纖的傳輸原理、光纖的傳輸特性、光纜的結構與分類以及光纖主要參數的測量方法;有源光器件和無源光器件的工作原理、種類和主要特性;簡述光端機的組成、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線路碼型的要求和常用碼型;重點介紹SDH傳輸網的基本知識、網元設備、網絡結構、網同步和網絡管理;光波分複用系統的基本概念、系統結構、工作原理以及WDM系統規範;光纖通信系統的光接口技術要求、系統性能指标和系統初步設計;光接口參數、電接口參數和系統指标的測試方法;MSTP的基本概念、關鍵技術、MSTP設備原理及測試、典型MSTP設備及組網應用;ASON的基本概念、系統功能結構、連接方式、關鍵技術和GMPLS;全光網絡的基本概念、網絡結構、光複用、光交換和網絡管理技術等。    

九、課程的學時、學分及學期安排表(見附表)

 附表3

 

 

相關附件:

本站首頁 365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設置 師資隊伍 科學研究 人才培養 團學工作 學科建設 在線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