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為了進一步加強本科課程建設,提高本科課程質量,根據《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号)、《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經研究,學校決定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作。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标
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實施科學課程評價,嚴格課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夯實基層教學組織,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内容與課程體系。在數量目标上,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學科特色,三年内建設校級五類金課共50-80門,努力建成省級金課10門左右,國家級金課3門左右;在質量目标上,整體帶動全校課程建設的質量。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分類建設。依據高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定位,建設适應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一流本科課程,實現不同類型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全覆蓋。
(二)堅持扶強扶特。着力引導“雙一流”建設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發揮引領示範作用,重點打造一批高水平課程,為卓越拔尖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重點支持已有建設基礎、取得明顯教學成效的課程,讓優的更優、強的更強。重視特色課程建設,實現一流本科課程多樣化。
(三)提升高階性。課程目标堅持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課程内容強調廣度和深度,突破習慣性認知模式,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四)突出創新性。教學内容體現前沿性與時代性,及時将學術研究、科技發展前沿成果引入課程。教學方法體現先進性與互動性,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
(五)增加挑戰度。課程設計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内容,加大學生學習投入,科學“增負”,讓學生體驗“跳一跳才能夠得着”的學習挑戰。嚴格考核考試評價,增強學生經過刻苦學習收獲能力和素質提高的成就感。
三、各學院具體工作
(一)報送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規劃
各學院在基于上述目标和原則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相關工作。在報送的課程建設規劃中,要明确推薦課程的類型(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實踐及虛拟仿真教學)、課程負責人及課程名稱,并附有相應的課程材料。
(二)關于我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作激勵及保障措施,請二級學院提出相關建議,并制定本學院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激勵和保障措施。
請各二級學院于2020年1月6日前将紙質版材料報送至教務處415,電子版材料發送至郵箱569440437@qq.com。聯系人:符馨尹,聯系電話:88651878。